从1937年到1945年,731部队总共招募了6期少年班,成员有230多人,年龄都在14到18岁之间。部队会派高级军官甚至石井四郎本人到日本陆军军医学校进行选拔,用上学的名义把他们骗到中国。
为什么专门挑选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?研究人员分析,因为这群孩子世界观还没成型,更容易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和塑造,从而成为忠诚且具备专业技能的细菌战执行者。学校选拔时也更倾向于找那些组织纪律性强、听话服从性高的学生,这样更容易把他们转化成实施犯罪的工具。
少年队员须永鬼久太回忆了自己参与制作的陶瓷细菌炸弹——这种炸弹高达一米八甚至两米,里面装满了鼠疫跳蚤。之所以用陶瓷而不是铁制材料,是因为铁炸弹爆炸时产生的热量会烧死跳蚤,而陶瓷就不会有这个问题。
这些少年一到哈尔滨,首先要接受几个月的集中培训。这不只是学习细菌学知识,更是一场严酷的精神驯化,目的是让他们接受将活人视为实验材料的“非人化”观念。培训结束后,他们就被分配到各班组,直接或间接参与部队的各项罪恶活动。
一开始他们只是旁观,或者做些清洁、收拾整理的辅助工作。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技能熟练,他们逐渐从旁观者变成操作者,甚至最终成为细菌战犯罪的执行者。长沼久夫就曾被要求搬运用活体解剖的人体制成的标本,这些标本被浸泡在溶液中。
1945年8月日军战败时,731部队仓皇撤退并全力销毁罪证。少年班队员也接到了撤退指令,目睹了部队最后的混乱。部队长石井四郎下令所有队员不得对外承认身份,禁止相互联络,不得担任公职。长沼久夫没有听从烧掉身份证明的命令,他把证件折成两半藏在背包里带回了日本。
少年班的存在充分证明:731部队的行为不是几个医学狂人的个人行为,而是日本自上而下动员全国力量实施的有组织、有预谋、大规模的国家犯罪与行。研究人员指出,少年班与731部队同步存在,证明日本将细菌战计划作为一项长期计划推进和实施。揭露这些罪行是为了让世人牢记历史、捍卫和平、以史为鉴。